“这几天,我们在夏阳八仙架做林下套种楠木的前期择伐工作。夏坊乡套种的700亩楠木、红豆杉、山樱花也要下种了。现在,全县林下套种珍稀树种面积总数达到2.6万余亩,在全省居首位。”1月6日,明溪县林业局局长张卫明介绍说。 去年,林下套种草珊瑚、金钱莲、魔芋等获得成功,明溪林下经济发展风生水起。 林下套种珍稀树种“全面开花” 2010年初,明溪县林业局在沙溪乡林下试种红豆杉、闽楠等珍稀树种260亩,在我省首开林下套种珍稀树种的先河。 “现代林业应该要有集约经营的理念。套种红豆杉、闽楠等国家一、二级保护树种,不仅保护和发展了珍稀的林业资源,而且,‘不砍树,也致富’,可为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。以红豆杉为例,红豆杉成林40年,按当今市场价,一亩产出可达75万元。而普通杉木一亩只有2万元。”张卫明谈到了林下套种珍稀树种的优点。 张卫明说,明溪有200多万亩山场,但商品林地只有100多亩,更要有效利用好这些林地资源。全县前期规划种植4万亩,一旦“达产”,其经济价值等于再造一个“明溪林业”。 在沙溪乡尝试套种后,林业局便逐年扩大范围,先后在城关、瀚仙、盖洋、胡坊、夏坊、夏阳等乡镇都进行种植。现在,每个乡镇都建立了示范片,总数达1万亩。 记者在沙溪乡磜上、瀚仙镇小眉溪村等示范片上看到,套种的红豆杉、楠木等都长势良好,有新植的胸径不足1厘米的,也有20厘米以上的。 张卫明说,套种的红豆杉大小不一,有从小苗种下的,也有大树移植的。这些苗木每年成长1厘米,待长到20厘米后便可成为用材林。等到30、40年后,效益便可全面体现。到时,明溪的子孙们就可在这个“绿色银行”中提款了。 村民的“绿色银行” 除了依托林业站等发展套种示范片外,明溪县林业局还积极发动公司及群众参与。 沙溪乡碧州村主任夏有富是村里第一位规模套种植的林农,2011年开始林下套种红豆杉120亩。 当时他种下2年生的红豆杉苗木,现在有90厘米高。他说,绿化苗行情好,随时可卖苗,如果不好,就作为用材林培养。 夏有富说,红豆杉作为用材林培育,种植与管理都不麻烦。种的时候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山地面用不同的种法。而管理上,每年仅需除草、劈山2次,施肥1次。 关于成本,夏有富买苗花了2万多元,在租田地育苗,城关每亩最高租金要800元,乡下则300元。而林地种植,租金在20-40元之间。 管护上,120亩林地管护费每年约3万元。种40年,需要100多万元,再加上其他成本,总成本在300万元左右。而业内人士根据现有行情价推算,120亩红豆杉40年后的产出则可达9000万元。就此而言,这的确可称得上是种植户们的“绿色银行”了! 林下经济方兴未艾 在林下套种珍稀树种的带动下,明溪县的公司、个人也开始尝试套种多种经济作物。去年,林下套种草珊瑚、金线莲及魔芋等获得成功。 明溪县金草种业有限公司从事金线莲产品研发与生产,2012年开始尝试天然林下仿生栽培金线莲,经过一年探索,掌握相关技术。不久前,公司与明溪县胡坊镇肖家山村签约,使用800亩天然林大规模套种金线莲,并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由公司提供优质种苗和相关技术指导,农户参与金钱莲种植,现已有种植户805户。 枫溪乡2010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草珊瑚,目前面积达1375亩。前年,该乡开始林下套种草珊瑚965亩,效益可观。现在,林下套种成了这个乡种植草珊瑚的主要模式。 近日,在城关乡下汴村一片林下套种魔芋基地上,记者看到,明溪县老科协老科研工作人员余能健正在查看他种的魔芋的长势。 “这些魔芋几乎全部成活。这2亩的魔芋我要全部留作种子。今年,我将在下汴扩种10亩,在沙溪再种10亩。”余能健对记者说。 余能健说,魔芋在明溪原本都生长在枫溪、夏坊等高海拔地区。魔芋不耐高温,气温一旦高于35℃以上便影响生长,而且容易得软腐病、白绢病。此外,对光照及环境的洁净度都有较高的要求。所以,在一些地方只能零星种植,无法规模化。 2014年,余能健在城关乡上坊村的旱地靠树荫处,开始试种魔芋。 “我们采用的是枫溪乡的100多粒种子。下种前先用石灰消毒,然后下种,借着一排杉树为其遮荫。同时,我们又另建了两片试验地。一片是拉了遮阳网的,一片是祼露的。结果发现,林下种植的全部成活。用了遮阳网的70%成活,而祼露的则全部死光了!”余能健说。 林下套种魔芋,不仅让魔芋摆脱了“高海拔”的门槛,成为“大路作物”,相对于大棚种植,还节省了成本。 “魔芋是蔬菜,也可做药及保健食品,还可加工为净菜、粉丝、粉干等。现在,明溪市场价每公斤为20元。而四川等盛产魔芋的地方才4-6元。其间利差可想而知。”余能健说。 明溪县多元化发展林林、林菌、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模式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3年,当地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000万元,2014年近2亿元。(傅黎明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