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明溪县是中央苏区21个基点县之一,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东方门户,也是东方军入闽作战的重要集结地。当年这里出过很多革命志士。 近日,笔者走进赖水金烈士后人吴旺亮家中,他捧着珍藏在玻璃柜中的一只茶壶和几枚铜钱(这些是明溪革命烈士赖水金仅存的遗物),吴旺亮奉若至宝,睹物思人,他向笔者讲述了外公赖水金从事革命斗争的故事。 身残志坚播撒革命火种 据吴旺亮回忆,赖水金命运多舛,1882年出生于明溪县(旧称归化)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先天长短脚,但他生就一副慈悲心肠,与当地穷苦工农亲如一家,被他们亲切地称为“拐子根”、“拐子金”,他是明溪早期的共产党员。 1930年1月,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二纵队第一次途经归化,沿途传播革命火种,写下气势磅礴的《如梦令·元旦》诗篇,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。当年,赣南闽西中央根据地形成。赖水金积极从事农会活动,建设红色政权,帮助红军筹粮筹款。他个子矮小,走路一瘸一拐,可是打土豪却不屈不饶,深得民心。 当时,归化大地主、县自卫团付总叶大增占有大量良田,横行乡里,无恶不作,人民恨之入骨。赖水金和红军工作团走村串户,宣传革命形势、启发农民觉悟,秘密组织一批党团骨干,趁深夜潜入叶大增巢穴。他们捣毁叶宅、清理浮财、烧毁契约,吓得叶大增越墙而逃。 1931年7月5日,明溪党组织和革命人民遵照毛泽东同志的三封指示信的要求,在红四军的组织和帮助下,明溪县建立了临时红色政权——“归化县工农革命委员会”,赖水金担任主席。从此,明溪列入了中央苏区版图。 1933年7月,赖水金组织群众配合红五师,歼灭归化守敌一个营,红军解放归化,建立归化县委,赖水金当选为归化县委委员,之后又担任归化县委副书记。 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吴旺亮的母亲赖秀招是赖水金唯一的女儿,1991年去世。吴旺亮从小听着母亲讲述外公的故事长大,对外公的事耳熟能详。据他说,外公当时参与革命时,把300多平方米的自家大院当做秘密据点,外婆则承担送信兼站岗的任务。外公好客,常常用留存的这只大嘴茶壶招待革命同志,商谈革命大事。 在赖水金等有识之士的带领下,明溪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。1934年1月,归化县苏维埃政府成立,赖水金被推选为土地部部长兼县东南办事处主任,负责土地的征收与分配、林业建设等。 在各乡村的田间地头,时常能看见赖水金着草鞋与村民亲切交谈,了解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况。起初,群众对分发的浮财有所顾虑,不敢要,后经了解,原来是害怕土豪劣绅还乡报复。于是,赖水金逐户做工作,还采取保护性措施。例如,他组织赤卫队员把浮财集中到一起,利用墟天分给过往的群众。城关坪埠村的个别村民对于分到的田也不敢耕种和收割,赖水金发现后就安排人员援助,最后还把收割、晒干的稻谷送到他们家中。在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中,丈量土地、钉界桩、插牌牌,处处都涌动赖水金的身影。在他的精心组织下,明溪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,巩固了苏区,有力地支援前线。 1934年1月,东方军入闽作战期间,曾把东方军司令部、兵站、医院、电台设在明溪,把夏阳、御帘、旦上等地作为攻打沙县的大后方,明溪成为东方军转战的重要集结地。红军攻克沙县后,缴获大量战利品,三天内在明溪夏阳、沙溪发动1000多名民工到沙县挑战利品。 英勇就义岭干山头 1934年8月,赖水金到江西瑞金出席党中央召开的中央苏区各省、县委书记、苏维埃主席、保卫局长等参加的会议,讨论红军主力转移后,地方武装如何坚持斗争的问题。 会后,赖水金受命回县坚持苏区游击战争任务,组建红军归化县大队。他带着中央分发的一只指南针,与另两名同志经宁化回到明溪。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最激烈的时候,他率县大队在宁化、清流、归化边界抗击敌人,掩护主力红军转移,随后率部秘密回到归化县开展游击战争。 红军主力转移后,国民党还乡团对苏区残酷镇压。1934年11月,赖水金在王桥村执行任务时,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,当天家被查抄,妻子儿女全都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。赖水金在狱中受尽酷刑,仍坚贞不屈。敌人决意将他押至县城东北郊岭干山头杀害。 吴旺亮说到此,话语哽咽。母亲赖秀招从小被城区一户人家抱养,敌人毫不知情,赖秀招才侥幸存活。时年18岁的母亲得知生父被捕的消息,在人群中围观。国民党将赖水金五花大绑,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活活挖心致死,并把心悬挂在县政府门口。赖水金躺在血泊中,鲜血染红了归化的山川。赖秀招泣不成声,晚上偷偷收尸,后又到生父家中,从废墟中仅找到赖水金生前所用的茶壶和几枚铜钱。 吴旺亮说,外公的善良、刚烈在母亲的血液里流淌。斯人已逝,古风遗存。在母亲的影响下,吴旺亮恪守家训——做人要做好人。 由于家境贫寒,吴旺亮姐弟三人只上了几年小学便辍学了。吴旺亮凭借勤劳和智慧,秉承父亲的祖传医术,当了一名民间中医,为当地百姓针灸。 1952年,省人民政府追认赖水金为革命烈士,县里修建了赖水金烈士墓,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2005年9月,明溪县委宣传部及城关乡党委对此墓进行重修,以供后人瞻仰,寄托哀思。(张雪英) |